乳腺癌的预防
发布:2014年10月13日 修改:2014年10月13日 所属分类:体检知识 访问统计:954
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,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,仅次于子宫癌。上世纪70年代发病率仅为3/千分,2000年为5/千分,2013年达7/千分,呈逐年增高的趋势。20岁以后逐年增高,欧美国家60-65岁为发病高峰,我国45-55岁为高发年龄段,发病率与遗传有关,与雌激素水平明显相关。年轻人患病其恶性程度更高,更难治愈。治愈率与病期相关,早期治愈率高,晚期治愈率低。治愈率通常以5年存活期来表示,因为5年内复发的几率比较大,5年以后发病几率明显降低。总的来说,一期乳腺癌的治愈率为80-90%;二期乳癌为70-80%;三期乳癌为50-60%;四期乳癌为10%以下。
女性乳腺癌有以下常见危险因素
1、遗传因素:基因检测,乳腺癌易发基因BACR1和BACR2是乳腺癌高危险高发基因。
2、乳腺良性疾病:如增生、结节、纤维瘤、囊性病等。
3、年龄:20岁以后发病率逐年增高,45-55岁是高发年龄段。
4、内源性激素和外源性激素水平:如甲状腺激素、雌激素、雄激素水平、服避孕药等。
5、月经婚育因素:月经早于12岁比大于13岁来潮危险因素高4倍;孕产4次及以上危险因素降低,哺乳有保护作用,泌乳史5年者危险因素降低30%。
6、绝经年龄:大于55岁比小于55岁的危险性增高。
7、饮食因素:高脂肪烟熏食物、腌制食物、变霉食物等可增加危险因素;富含VD、VC、鱼蛋白、纤维素、β-胡萝卜素、多糖、钾、钙、镁等的食物,可降低危险因素。
8、体型:60岁后体重每增加10kg,乳腺癌危险增加80%,50岁以内不影响。
9、饮酒及吸烟:用过雌激素的饮酒增加危险因素。
10、其它:糖尿病接触磁场,病毒感染,免疫力下降,射线、染发、口服利血平、咖啡等,均可增加危险因素。
综上所述:许多危险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密切联系,而多数妇女可能同时具有几种危险因素而增加发病的危险性,所以积极预防是控制其发病的最好方法。尽早避免高危险因素和明确高危人群而消除隐患是非常重要的。
一级预防:也就是病因预防,要针对危险因素及病因,在提高机体免疫力上积极采取预防措施。如改善生活方式、了解健康知识,对高危因素、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检测,积极治疗增生、结节、纤维瘤、囊性病等乳腺良性疾病,力争把乳腺癌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二级预防:是指对乳腺的良性病变及早期乳腺癌的防治,力争做到早检查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三级预防:是指对乳腺癌患者,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的积极诊疗,以延长患者的生存寿命,提高其生活质量。
为了有效预防乳腺癌,20岁以上的妇女要每月一次乳房自我检查,每年一次医院检查;40岁以上的除正常自我检查外,要每年找医生检查一次,每年要有一次乳腺钼靶或彩超X线检查。对乳腺癌的高危人群,要随时到规范体检医院做系统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和排除乳腺癌。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,增加治愈率,减少死亡率,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,及早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,预防乳腺癌的发生。